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

司法社工坚守调解 失足少年重返校园

      16岁的少年小泉(化名),与同伙阿威(化名)因盗窃罪,今年同时被广州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四个月,缓刑六个月。


接受委托  不厌其烦

今年7月初,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司法社工接到法院的帮教委托书后,立即着手对小泉及阿威进行背景调查并预约面谈时间。但当社工致电阿威母亲时,阿威的母亲吱吱唔唔地告诉社工:“儿子在端午节(6月12日)的前几天涉嫌抢劫被派出所刑拘了!”社工对未能在阿威出事前及时介入而感到扼腕,并联系小泉让他到中心面谈,了解阿威再次被刑拘的相关情况。

次日,小泉准时应约来到尚善中心。在社工的追问下,小泉诉说他与阿威在庭审判决后就很少联系了,但端午节的前一天,阿威约他出去“叙旧”,他不以为然地单独赴约,到达约定地点后却被阿威连同其余五5人对小泉拳打脚踢。原来小泉在庭审过程中曾指认阿威拿了200块钱赃款,阿威认为小泉在庭上冤枉他,双方就此结下“梁子”,于是纠结了一班“兄弟”,对小泉进行报复,阿威将小泉约到指定地点把小泉打了一顿,在逃离现场时,其中一人捡走了从小泉口袋里掉出来的“羊城通”和50块钱。小泉马上报警并经过鉴定为轻微伤。阿威等6人也因涉嫌“抢劫”而被民警定案抓捕,曾经的“伙伴”变成如今的“仇家”。经过此次被报复的事件,小泉整天提心吊胆,害怕有人再找他麻烦,每次与社工联系都忧心说有人要“对付”他。

 社工了解情况后,向小泉的父亲提出一个令大家止讼息争的建议:由社工牵头作为中间人为此次事件的双方进行调解,把双方的伤害都降至最低。小泉的父亲听后非常支持,并感谢社工想得这么周全。

 经过社工的坚守调解,不厌其烦地向阿威的母亲宣传和解释法律,并分析此事件的利弊。最终阿威的母亲答应找其余5人的家长一起到尚善中心进行调解。几番周折之后,9月初,涉案人员的家长终于一起来到了尚善中心。

协调各方  坚守调解

 社工首先向所有人解释此次调解的最终目的:小泉报警立案后,如果证据充分,阿威及其他5人都将会获罪判刑。为了孩子的前途,为了化解孩子之间的恩怨,赔偿小泉的损失及获得受害者家人的谅解对量刑十分重要。社工希望双方能够平心静气地进行调解,协议赔偿。

但有位家长矛头直指小泉的父亲,责怪他为什么出事的时候不坐下好好谈谈,等到孩子被关了这么久、受了这么多苦才来和解?场面异常紧张,几近剑拔弩张。社工冷静介入,及时扑灭了双方的怒火,强调过去的已成过去,当务之急是怎么挽救孩子们而不是一味指责。双方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了,但谈及民事赔偿的金额,双方再次僵持不下,阿威一方认为被打者能够得到赔偿,那么被关了这么久,又该去哪里索要赔偿。而小泉的父亲认为自己的儿子被那么多人打,到现在两个多月还没有完全康复,被打掉了的门牙都还没有补上,所定的赔偿金额已经作出最大让步。社工对于赔偿数额问题表示不会提出任何意见,保持中立并由双方自行商定。谈判持续了近3个钟头,最后结果却不如人意。阿威的母亲认为阿威属于二次犯罪,取不取得谅解已经帮助不大了,而其他家长觉得赔偿的金额太高不愿意和解,最后达成和解的只有一人。第一次调解就此结束,但阿威对小泉之间的矛盾却是摆在社工面前的一道难题。尽管如此,社工仍坚信有调解成功的可能性。

两周后,阿威的母亲主动联系社工,她表示自己咨询律师后了解到受害者谅解书的重要性。而且儿子在看守所写信给她,要其代他向小泉道歉,并希望取得小泉的谅解,作出适当的赔偿。为此,她希望社工能再次帮助联系小泉的父亲进行调解。在社工的主持下,双方成功达成赔偿协议,阿威也如愿以偿地取得谅解书。


达成心愿  重回校园

经过调解事件,社工与小泉建立了较深厚的专业关系。小泉在摆脱被报复的阴影后,向社工说出心里话:希望能继续读书,报读的学校和喜欢的专业都已经选好了。小泉平日里在面谈、电话和QQ中,多次与社工谈及心中的就学蓝图。但由于初中时表现顽劣,去年毕业时,校方决定一年后再给小泉颁发证书。现在究竟能不能拿到毕业证,小泉自己心里也没底。假如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继续深造读书的希望恐怕难以实现。社工详细了解事情的始末后,答应尽力帮助小泉重回校园,并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希望小泉用诚恳的态度向学校认错,用诚意打动老师,取得学校的谅解。然后,社工再出面与再读学校联系和协调。

几日后,小泉与其父亲再次来到尚善中心与社工会面。小泉告诉社工,校方还是无意给他颁发证书。他真的非常想上学,希望社工能够给予帮助。社工与小泉综合所有情况后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到问题发生的始末在于初中阶段。社工建议小泉从初中就读的学校入手,主动联系班主任和学生处主任等对审核颁发证书有直接影响的校方领导,再次向他们认错求情,并努力弥补过错。同时,社工也宽慰小泉,学校正值暑假不对外办公,此事还需耐心等待。在社工的鼓励和帮助下,小泉鼓起勇气在8月下旬联系初中学校,请求校方的谅解。在小泉的不懈努力下,校方感受到小泉悔改的诚意,同意颁发肄业证。

取得肄业证后,社工整合多方资源,积极联系,并找到学校领导,多次恳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校方给予小泉一个机会,让小泉凭借肄业证办理就学手续,得以重返校园求学。如今,小泉在社工的帮助下,顺利进入心仪的学校,开开心心地继续读书了。

                                                                                            (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    曹广明、黄蕊君、陈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