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

司法社工“危机介入” 挽救离家出走少女

女主动求助
  5月10日,离家出走的海珠区南石头街少女小雯想起在学校上法制教育课时,广州尚善社会服务中心社工说的“如果有困难可以找社工”那句话。于是试着拨通电话:“我离家出走了,不知如何是好。”尚善社工热情询问她:“有什么我们可以帮到你的?”小雯听后顿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立即把事情原委和盘托出。
   原来,前几天小雯父亲去其就读的某职中,等候多时却见不到女儿踪影,经向老师了解后不禁大吃一惊,小雯竟无故缺课共50多节。同时,父亲还了解到她常与一群社会浪荡青年来往。回家后追问时小雯竟然说谎,父亲盛怒之下掴了她两巴掌,还当场摔烂了她的手机。因为父亲以前从来都没有打过她,小雯当时一声不吭就躲进房间,越想越委屈,一气之下第二天早上便离家出走。之后,她跑到朋友家借住了两天,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以及同学家人的反对,她体会到了寄人篱下的苦楚,开始后悔离家出走,想回家但又害怕家人的冷眼或打骂。

社工危机介入
   尚善社工了解情况后,认为事情紧急,需要采用“危机介入法”防止问题延续甚至恶化。社工首先安慰小雯并帮助她评估该事件,分析此次事件的起因是缺乏与家人的沟通,两代人不同观念的碰撞,导致家庭关系严重冲突,迫切需要缓和双方紧张关系,进行及时沟通及化解。经过社工耐心的分析评估,小雯认识到自己也有错误的地方,表示愿意在社工在场的情况下,与亲生父母进行沟通。社工征得小雯的同意,取得其父的联系方式,并劝导小雯返回自己的家。
         5月15日,尚善社工电话联系小雯的父亲,向他说明尚善中心的机构性质与服务宗旨后,建议小雯父母和小雯一起到中心开展家庭小组会谈,共同解决小雯离家出走和反叛的问题。她的父亲听后非常感谢司法社工的介入,并表示乐意配合社工的工作,早日解决父女矛盾,解开父女长期存在的心结。
家庭小组恳谈
 翌日上午,小雯一家三口来到尚善中心,社工开诚布公表明小组恳谈的目的是舒缓双方紧张关系,化解小雯和双亲的矛盾。
 恳谈开始时,社工让小雯及其父母开门见山地各自陈述对对方的不满。小雯觉得父亲管教得很苟刻,方法让人难以接受,母亲的脾气较大,自己不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但父母不尊重她转专业的意向,所以不想回校上学,才在外面结交了一些社会青年,父亲的打骂更令她难以忍受,以致选择离家出走的方式来逃避。父亲一方面表示自己处理的方式过于粗暴,在女儿离家出走后感到非常懊悔,另一方面认为女儿辨别是非能力及自控力较弱,结交“社会朋友”成分又很复杂,因此非常担心而不得不采取激进手段管束,此外,他之所以不同意小雯转专业也是为了她日后的择业作考虑。最后,小雯的母亲也倾诉了积淀多年的心里话。她说特别不能忍受女儿小偷小摸和喜欢浓妆艳抹的坏习惯,由于女儿自小体弱多病,自己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机会,为养育女儿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女儿一点都不理解。小雯母亲说到最后,气话更是冲口而出:“我对小雯已经完全失望了,现在甚至连她的电话号码都删除了!”小雯听后马上针尖对麦芒:“我也删除了你的电话号码!”。

全家和谐团圆
 在三人各抒己见后,社工让小雯辩解,但小雯低头不语。社工征得双方的意见,对上述分歧进行了分析:
首先,小雯父母安排报读的专业与小雯本人的专业意愿不一致,父母应征询女儿的意见,而不应直接替其作决定。其次,小雯应当主动与父母沟通,而不应把不满情绪积压到最后才发现双方都不满意对方的安排。尽管对所学专业抱有不满情绪,但小雯不应以消极的方法来应付上学。第三,小雯正处在自我摇摆阶段,对未来的迷惘使她选择逃避父母,甚至出现对抗心态。父母过高的期望,更是加速双方观念冲突的催化剂,故而导致此事的发生。这次事件双方都有不对的地方,社工希望小雯的母亲改正家长作风,父亲能改变粗暴的教育方式,小雯也要学会开诚布公地与父母沟通。
   小雯父母听取社工的分析后态度有所软化,表示只要小雯改正陋习、正常上学和正当处理早恋问题,他们会用社工所教的沟通技巧与女儿沟通,保证不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小雯在旁听到父母的承诺后,敞开心扉地表示自己愿意与父母讲真话。这时,社工让小雯想象一下父母在她离家出走的两天里吃不好睡不着坐不安,心情是如何的忐忑不安,希望小雯掂量对父母“感恩”二字的份量。小雯承诺,以后再不会离家出走,并且会改正自己的陋习,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与父母展开良好的沟通。
 社工及时把握小雯心态转变的良机,提议小雯与母亲拥抱一下,冰释前嫌。但小雯一直犹豫不决,觉得自己亏欠父母太多,恐怕让父母感到极度失望,甚至不相信她的转变。在社工的再三鼓励下,小雯最终勇敢地站起来并张开双手,与母亲紧紧拥抱,顿时,母女两人热泪夺眶而出,温馨的场面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母亲动情地说:“很久很久都没有与女儿这样拥抱了,这次如果不是尚善社工的安排,或许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尚善中心的社工更是深感欣慰,小雯一家和谐团圆是对社工努力工作的最大肯定。

                                                                                                                           (广州市尚善社会服务中心  曹广明、黄蕊君、陈侨亮)